close

三亞市吉陽鎮中和村,村民騎車在綠樹成蔭、整潔開闊的村道上。 本報記者 武威 攝
  本報記者林容宇
  5月的三亞,綠樹在瀝青馬路上投下一片片陰涼。昨天,記者走進吉陽鎮中寥村委會中和村小組,路兩旁綠樹成蔭,滿目蒼翠,夏日的涼風拂過綠色的田野,拂過整潔的村道小巷。在中和村,村道小巷整潔開闊,農家村舍窗凈幾明,果皮箱舉步可見……
  到處乾凈整齊
  在中和村村民李開成家中,記者看到,庭院里草木青翠、果木生香,家禽都被圈養在屋後,看著眼前的這一幕,李開成不由得想起了幾年前的環境,“要是以前呀,你們都沒有路走進來。”李開成介紹,之前,村裡的家禽都是散養,豬、牛的糞便在村道上隨處可見,村民垃圾隨手扔,哪裡一有空地,就扔哪裡,經常是房前屋後垃圾成山。“不過不扔在空地能扔在哪?村裡沒有垃圾桶,也沒有專門的人運垃圾。”李開成認為,垃圾圍村實屬無奈。“每天都會產生生活垃圾,我們村當時的做法是定期組織黨員清掃,但是垃圾還是沒辦法運出去,只能就地燒掉,燒不掉的就埋了。”
  如今,中和村的形象很難與之前的聯繫在一起。村民們享受著清爽的涼風,愜意地在村道上行走。“現在村路上再也見不到垃圾,路邊的存量垃圾也被定期運走,現在村民們出門,看到路上有礦泉水瓶,會自覺撿起來丟進垃圾簍里。”中廖村委會主任林澤良說。
  建立長效機制
  去年,吉陽鎮被列為省級農村生活垃圾收運處理試點鎮,去年年底,吉陽鎮順利通過了全國愛衛辦對2011-2013年度申報創建國家衛生鄉鎮(縣城)的鄉鎮進行的評審和社會公示,被命名為“2011-2013年度國家衛生鄉鎮(縣城)”,成為全省首個獲此殊榮的鄉鎮。吉陽鎮的改變,得益於創衛的浪潮。
  中廖村委會中和村是吉陽鎮19個村(居)委會的縮影。目前這19個村(居)委會已配備農用垃圾車19輛、垃圾屋63座、手推垃圾車300部、塑料垃圾桶340個。其中10個村(居)委會通過公開招標將道路清掃保潔和垃圾清運納入市場化管理並正常運作,其餘9個村(居)委會配有村級保潔員97人,做到每個村小組有一名保潔員進行清掃。目前,吉陽鎮已完成第一階段農村存量垃圾630噸的清理工作,2座垃圾轉運站也正在加緊建設中。
  吉陽鎮目前已有10個村(居)委會採取“只能外包,花錢買服務,用人不養人”的市場化管理創新體制,同時還在村民群眾中開展環境衛生宣傳、普及、教育工作,逐步建立、完善監督考核機制。吉陽鎮市政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鎮里正在積極探索建立垃圾分類、清掃、收集、清運、處理等長效管理機制,逐步建立鄉鎮環衛主管機構,充分發揮各自然村級組織的自治作用,明確專人專職日常管理。
  (本報三亞5月27日電)
  記者手記
  改善環境
  需良性互動
  -林容宇
  垃圾圍村、圍田、圍路是老大難問題,吉陽鎮政府多次組織發動群眾開展環境衛生大掃除活動,全面清理村莊周邊積存多年的垃圾。如今,衛生死角消滅了,髒亂差的面貌有所改善;村民們看到了實實在在的效果,享受了實實在在的實惠,也從思想觀念上認可並接受農村生活垃圾收運處理工作。
  家禽牲畜圈養起來,環境變好了,就連小小的礦泉水瓶也覺得礙眼,大家在共同守護著這片青山綠水。
  政府在行動,村民在改變。每個月底,村民會自發組織大掃除,之前大家相互推脫,現在大家都把這當成了自家的活兒,賣力乾。
  “畢竟,整潔的環境大家期待了太久。”村民的話實在,道出了大家的心裡話。但是,好環境的保持還是要依賴好制度。不論是服務外包還是聘用保潔員,政府的職能不能缺位。  (原標題:三亞吉陽鎮:市場化管理和聘用村級保潔員相結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p45kpfyb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