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7月20日訊(記者 張尚武)“氣候不利,早稻增產,主要靠科技幫大忙。”在醴陵、赫山、大通湖,全省水稻產業技術體系的“四雙”模式試驗示範,增產效果顯著。種糧大戶稱,一畝多產一擔谷。
  醴陵市泗汾鎮梘上村,是我省水稻產業技術體系的湘中試驗點。記者今天隨專家在這裡看到, 200畝試驗田裡,早稻落色金黃,穗長粒多,農民正在收割。專家通過有效穗數、粒數、千粒重預測,單產不低於550公斤。
  據省水稻產業技術體系首席專家夏勝平介紹,作為水稻第一省,湖南立足穩面積、增產量,主攻“四雙”模式技術,即雙季、雙超、雙機插、雙過600公斤。早晚稻雙季機插,既節約人工,又穩定雙季稻面積;早晚稻都種超級稻,力爭雙過600公斤。今年在醴陵、赫山、大通湖的試驗表明,“四雙”模式適合在全省雙季稻區推廣。
  “四雙”模式是我省水稻產業技術體系攻關的重要成果。近3年,省農業廳科教處組織以夏勝平為首的專家團隊,從水稻生產的育種、栽培、土肥、植保、機收及產後加工等方面,在南方稻區率先開展水稻產業技術體系全程攻關。
  破除制約水稻生產的“瓶頸”,專家團隊以雙機插為核心,主攻“四雙”模式技術。專家們配合省農機局,研究制定機插秧的育秧、插秧地方標準,推廣適合我省的插秧機。通過多點、多季試驗研究,確定了適於機插的早、晚稻品種;農機、農藝配套,推廣超級稻“三定”栽培法。
  在醴陵“四雙”模式技術輻射區,泗汾鎮種糧大戶巫啟鳳說,今年早稻氣候條件不利,自己跟著專家種田,果然好處多。推薦的超級稻品種好,機插秧省工,每畝能插2.2萬蔸,苗足、抗倒伏、少病蟲害。他樂呵呵地說,今年種的2000多畝早稻,一畝可多收一擔谷。  (原標題:水稻“四雙”模式保豐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p45kpfyb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